• News
  李总应邀参加成都CBD专家座谈会    2002.09 

2002年9月,“成都CBD专家座谈会”,组织单位成都市政府,地点国贸中心。在京部分专家学者对成都CBD出谋划策。成都市委政研室处长王立立对成都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在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张樵的主持下,围绕着“成都有没有必要建CBD,如果有必要应该怎么定位,具体选址是在城内还是城外”这三个问题,十几位专家学者以为成都CBD的建设出谋划策。
  专家萧灼基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柯焕章北京市规划院院长,潘石屹北京开发商,郑学益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中鸿李沛清华建筑学博士作为规划专家应邀出席。
  萧灼基教授认为,成都在GDP增长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个人资本财产方面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且经济总体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对比成都和西安两个城市,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成都的政策最宽松,成都人的金融观念、投资意识也比较强,已有不少外资金融机构进驻。为了成都金融发展、对外发展、经济发展,以及西部开发,成都有必要建CBD,并且其辐射力不仅仅在市中心300万人口,也不仅限于成都市1000万人口,而应该定位在西南的商业、金融、商务活动中心。对于以新城为中心还是以旧城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看法。但根据国内实力来看,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最好不要另起炉灶。
  柯焕章院长认为,从成都对西南地区的辐射看,建CBD是有必要的。但规模、建设速度还需进一步论证。要吸收其他城市的教训,急早规划,因势利导。成都在中心区建CBD对旧城保护来说不是大问题。如果完全另起炉灶,对商务气氛有没有影响?其发展势头有多大?量有多大?都要研究。

  中鸿李沛,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城市规划专家认为,CBD涉及宏观经济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城市规划。CBD与一般商业中心的差别要很大,关键是成都是否有大量的外国公司来,对于已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要求量不大就可在其基础上发展,否则,就要搬出去。世界一流CBD在1000万~1500万平方米的规模,上海有1000万平方米,成都规模要多大,可以从动态来看,把规划做出来,随着市场发展,在调整规划。
  潘石屹认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商务办公高浓度的聚点,成都作为一个省会城市,肯定需要CBD,关键是这个CBD如何定位、有什么样的特点。CBD集中了上下班的人流,因此对交通的要求相当高,北京CBD的道路面积就占了CBD总面积的39%,在市中心建CBD会加大交通的负荷,能不能稍远点。成都CBD解决了工作的场所和身份,城市的发展一定要有理想,也就应当有一定的规划。
  郑学益院长认为,目前比较多的考虑如何适应要求,是被动消极的。在CBD开发建设中要树立大营销的意识,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从小到大,是创造性地把投资引进来。
  2001年成都市政府已举办“构建成都中央商务区研讨会”,大会上提出了在成都建设CBD中央商务区的构想,并把成都CBD定位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配套最完善的商务中心”。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省计委、省建设厅、省政府研究室、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以及在蓉的中外金融机构和国际咨询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专题研讨,专家们为成都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推出了4套规划方案。

  返回上级 下一页  
版权所有:中鸿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http://www.zonearch.com)
京ICP备090427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2945 号